7月13日是全球胃肠间质瘤患者关爱日,今日在“2023年胃肠间质瘤患者关爱日”活动上,作为国内较早接触胃肠间质瘤的医生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健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的诊疗经历。
“二十年来,胃肠间质瘤从一个手术难以根治、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的肿瘤,一跃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标杆。”李健教授表示,临床上,不乏生存超过5年、10年,甚至20年的患者。随着医学的进步,胃肠间质瘤患者一定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据了解,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肿瘤的一种,早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胃肠间质瘤在国际上属于罕见肿瘤,每年约有2万-3万名新诊断患者。由于较为少见,一些基层医院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不足,治疗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后放弃治疗。
“在中国胃肠间质瘤专家共识中,已经开始强调全病程管理和长期随访,这就是专家对治疗胃肠间质瘤有信心的最好证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叶颖江教授表示,晚期患者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建议确诊后前往大型医院的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接受规范化治疗。
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表示,随着胃肠间质瘤逐渐步入慢性病范畴、患者生存时间变长,中华慈善总会积极探索创新型的患者援助模式,“2021年与再鼎医药合作开展了爱无间-胃肠间质瘤患者全程关爱社区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患教活动,推进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规范诊疗。”
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表示,作为一家创新医药企业,今年3月,瑞派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惠及更多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我们将继续协助临床医生,让创新疗法惠及更多患者;也将继续携手中华慈善总会等慈善机构,共同探索创新型患者援助模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